多测师-多培养一些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17727591462

性能测试模型的使用方法

发布日期:2022-05-10 09:13:37 作者:多测师 浏览次数: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是针对性能测试而提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比较全面地开展性能测试,使性能测试更容易组织和开展。本模型包含了测试策略制定的通用方法和测试用例设计的通用方案。其中测试用例的设计覆盖了应用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多方面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对性能测试进行合理的组织。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是一种从很多性能测试项目抽象出来的方法论,主要用来指导测试,一般不适合具体的性能测试项目,因为任何一个项目都会有它的特定背景。要想通过“全面性能测试模型”做好性能测试工作,首先要制定好性能测试策略,同时还要按照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来使用“性能测试用例模型”的内容。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 测试策略遵从最低成本原则。全面性能测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的测试,而很多公司在测试上的投入都比较低;性能测试同时又是全部测试工作的一部分,很多项目只能进行一些重要的性能测试内容。这就决定了测试负责人制定性能测试策略时在资源投入方面一定要遵从最低成本化原则。最低成本的衡量标准主要指“投入的测试成本能否使系统满足预先确定的性能目标”。只要经过反复的“测试—系统调优—测试”后,系统符合性能需求并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就可以认为性能测试工作是成功的。反之,如果系统经过测试后不能满足性能需求或满足性能需求后仍须继续投入资源进行测试,则可以认为是不合理的。

  ● 策略为中心原则。本原则不但对性能测试工作有效,对其他类型的测试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测试策略不但决定了测试用例设计的主要内容,还决定着实施测试工作时如何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当项目时间比较紧张时,就可以按照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只执行一部分性能测试用例。因此,性能测试策略应该贯穿整个性能测试的全过程。

性能测试模型的使用方法

  ● 适当裁剪原则。裁剪原则主要是针对性能用例设计而言的。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型主要是针对电信、银行等特殊领域的应用而提出的,包含的测试内容比较全面,而这类项目的性能测试一般周期较长、投入较大。一些银行项目的性能测试周期可能会超过一年。要想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型在大多数测试项目中适用,就必须对测试用例模型包含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裁剪。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适合特定项目的测试需求,进而节约测试成本。

  裁减的主要依据是性能测试策略。根据策略制定方法制定出测试策略,然后从“5类性能测试用例”中选择适当的类别来编写测试用例。例如有些要求不高的静态门户网站,用户没有提出性能方面的要求,可以只测试用户并发情况作为系统性能的参考。

  ● 完善模型原则。本模型只是作者工作经验的总结,由于性能测试任务都有自己的项目背景,因而需要对模型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补充、完善,使之适合更多的性能测试工作。具体来说,不断完善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全面性能测试模型”。只有“自己的”测试模型,才是最符合需要的模型。

  ● 模型具体化原则。模型具体化是指把模型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去,这是前面所有指导原则的终极目标。如果只记住模型的条条框框,生搬硬套框架来设计测试,只能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要想使模型在性能测试工作中发挥作用,只有根据实际项目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性能测试策略、编写适当的性能测试用例,并在测试实施中灵活地执行测试方案才是上策。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模型的使用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活用。要想真正做好性能测试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后,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如需了解更多测试技术信息请关注:https://www.duoceshi.cn/jswz/深圳多测师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 >>

推荐阅读